20091126

驚死人的能源效率 The facts of power efficiency

一個教授曾說過:腳踏車的能源效率高達97%以上;相比之下,汽車的能源效率約只有70%,而不打擋的摩托車更差。不過我找到的資料,還真是驚死人!

《單車幾乎不浪費能源Pedal power probe shows bicycles waste little energy》--provided b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在這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報告中,好的腳踏車能效率高達98.6%,即使狀況最差的腳踏車也有81%。所以,教授說得沒錯,但是汽車呢?隨便在網海上搜尋,得到的結果是:

「吃油的汽車平均能源效率是20% So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an automotive gas engine is about 20 percent.」
--How Fuel Cells Work--HowStuffWorks

「只有15%的能源是驅動你的車子...Only about 15% of the energy from the fuel you put in your tank gets used to move your car down the road...」
--Advanced Technologies & Energy Efficiency--U.S. Department of Energy

汽車的能源效率遠低於我們所想像的!第一篇其實是在比較油電混合車的能源效率較高,約是26-65%(依發電方式而異);第二篇來自於美國能源局官方資料,那更是驚死人的低,還圖解能源是跑到哪去了。大抵,車子越大、越豪華,或是SUV休旅車之類的,能源效率越低。

還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那篇報告還有一個重點,這是我以前都沒讀到或聽過的研究結果。就是影響單車能源效率(騎乘效率)的兩個關鍵因素,不過,這和有變速的單車比較無關,和定/單速車有決大的關係:

一、前後兩齒盤越大,效率越高
二、鍊條繃得越緊,效率越高


他們的研究出乎預料,一般以為鍊條潤滑與否反而不顯著。第一個比較好理解,因為齒盤越大,鍊條彎曲度越小,摩擦力因而減少;而第二項卻有點難以理解,不是繃越緊摩擦力越大嗎(先進可以釋義、驗證一番)?也難怪上次看貝哥哥調整鍊條,一定要調到板手敲下去,嗙的一聲等比反彈才罷手。而其他如輪胎胎壓與粗細、顆粒好像不在這個研究範圍中。

所以呢,車騎越多,賺越多!

20091125

失神的Yo La Tengo



走進府城的那條巷子,馬上就失去了方向,亂刀流砌的牆壁厚重地隔出庭院內、外的氣氛。誰住這裡啊?

繞過圍牆,稍微光亮的那一邊,每次出來都不一樣。整修很久的廟終於完成,台階似乎比以往更為高大,必須提腳踏上去。香煙繚繞,我卻清楚看見廟裡壁畫的柳葉飄。紅高牆外面傳進嗩吶和鞭炮聲,是熱鬧什麼呢?一個失神,我竟然給自己的褲腳絆倒,我也不記得有穿長袖...

出了巷口,看手錶才過了9分55秒,視線好像沒有剛剛那麼清晰,覺得已經過了很久...

20091124

選舉又來了



這是民進黨其中的一支。要平衡報導,那就來個國民黨的:



啊,搞錯了,以下這個才是:



國民黨的原版廣告其實很難在YouTube上找到耶!難怪會誤會...。選舉,台灣人的幸與不幸都在此,無法置身事外。那就1205謹慎投下神聖的一票!

20091120

慢跑通勤 Run to work 20091119

慢跑通勤,或者通勤慢跑,英文"Jogging comute", "Commute Jogging", 或"Run to work",好像還不是很定型。但這種行為又不是近來才有的,怎麼好像很少人提?

逛了一兩家運動用品店,當季好一點的慢跑鞋不便宜耶!花不到千元買了雙打折的鞋,不過很可能還要再買一次,因為才跑過一趟後鞋底邊緣的斜紋顆粒已掉了一顆!它其實也不是專業慢跑鞋,是單車/越野鞋。該花的還是要花,該專業還是要專業。

昨天跑了上下班兩趟(約4000公尺),好像沒有變得更輕鬆,汗還是流很多,是不是隔太久(近一個禮拜)?肌肉酸痛倒是不顯著了。相比,騎車就太輕鬆了!

20091118

騎車救地球 Cycling for nothing?


哈哈哈!大概很多人看到就要大笑!沒錯,你是對的,個人騎車的確無法解救地球!

這篇《洗澡洗再快也不夠:為甚麼個人改變不等於政治改變》,寫得當頭棒喝!
原文:Taking Shorter Showers Doesn't Cut It: Why Personal Change Does Not Equal Political Change

這篇文章有很多驚聳的數據和論點(我無法判定可靠性),節錄部份:

《不願面對的真相》這部電影提高了全球暖化的意識,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電影呈現出的所有解決方法都和個人消費習慣有關──換燈泡、充飽輪胎、比平常少開一半的車等,這些都無法移轉企業掌控之權力,亦無法停止正在摧毀地球的成長經濟?即使美國每個人都做到電影的所有建議事項,美國的碳排放量只會下降22%,而科學界的共識,是全球碳排放量必須下降75%才行。

過去15年來,每年的情況都一樣:像是住宅、私人車輛等的個人消耗,永遠不會超過大約總消耗的四分之一,最主要的消耗來自商業、工業、企業、農企業和政府(他忘了提軍事)。所以,即使我們全部的人都騎腳踏車和使用木製火爐,對能源使用、全球暖化和大氣污染的影響,仍然微不足道。

假設你是執著於簡單生活的行動者,把廢棄物的製造降到零,你回收所有的東西,帶購物袋上街,自己修烤土司機,你腳指頭已經露到舊網球鞋外面了,不過這樣做還不夠。由於都市廢棄物不只包含了住家廢棄物,也包含了政府辦公室和企業的廢棄物 ,於是你走進那些辦公室,手裡拿著廢棄物減量宣導小冊子,說服他們減少廢棄物,他們減少的量甚至足以抵銷你自己的部份。呃,我有個壞消息,美國的都市廢棄物只佔了總廢棄物的3%而已。

難怪教環保的老師,第一課開宗明義就說:「及時行樂!」。那,就不騎車通勤了、管他拔不拔插頭,反正也沒用了!是不是這樣?所以你說「騎車就騎車,不要扣著節能減碳的大帽子」是真知灼見、「爽就好」簡直天啟、勸敗唯物是口隘的...

是不是這樣?

除非...。作者是行動派,他要說的其實是後面的一小段。悲觀如我,也還相信有一點點的希望...

好消息是我們還有其他的選項。我們可以依循我先前提過的那些度過艱難時刻的勇敢行動者的例子,他們撐過了德國納粹、俄國沙皇、南北戰爭前的美國,他們不只表露出道德上的純潔,還主動反抗了身邊的不公平情況。那些人記得,行動者的角色並不是盡可能秉持自身的操守,以便在操縱專制的權力制度裡過日子,而是迎頭面對這些制度,把這些制度擊垮,這些例子都可以供我們遵循。

每次上路騎車,不為可省下一點點的碳足跡,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信著什麼,而實踐就是力量展現,可能就會是最後的那一點臨界量,然後點燃改變的核炸彈。

實際一點,騎車上路,自己獲得的更多,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20091111

通勤慢跑Commute jogging



最近在讀《一生的自行車計畫》,裡面彙整了自從開始「專業」騎車以來所聽過的各種學問、故事與說法,包括騎車是否影響生殖的爭議、名人軼事、骨骼疏鬆症問題、爬坡要想像拉一根繩子、眼睛不要看向不要去的方向...。裡面也提到「交叉訓練」,以及很多拉筋、舒展的方法...。不過這本書也有翻譯書籍的缺點,和翻譯者對這個領域的熟悉程度有關,例如把"granny gear"直翻成「老奶奶齒盤」、"cleats"翻成「扣片」,有時候反而要猜想一下它的原文是什麼;還有,插圖很少,如果描述各種伸展的方法可以搭配簡單的插圖,那一定很有用...

從「交叉訓練」我想到了慢跑,因為長久以來只從事一種高強度運動,身體已經逐漸失衡。慢跑是很好的高衝擊性運動,但我又不是運動狂,絕對找不出另外去慢跑的動力。啊哈,「通勤慢跑」!

上次去倫敦,發現街頭很多人背著包包在慢跑,我還以為倫敦閒人不少,才會在市區慢跑。最近才發現,那其實是最新的通勤方式:上下班慢跑,或者搭配大眾交通工具。家離鳳山捷運站約2公里,每次走路來回都覺得很花時間,上次慢跑回家雖然跑不大動,還蠻有意思的。

昨天特地背著雙肩背包(而非我平時的信差包)不停地跑去搭捷運,晚上比早上去程更有勁一些,雖然只跑過三趟,感覺身體已經有調適了。接下來,我要去買一雙慢跑鞋,一個星期做一、兩趟慢跑/捷運通勤,而不是都騎單車,算是賺到的交叉訓練。

P.S."granny gear"就是(前)小齒盤,特別是跑車族笑那些前面三盤的說法。

20091109

ak專欄

【雜誌專欄】

「馬特洪峰—歐洲屋脊登山車之旅」,樂活單車No.34,2012.12
「Noway Anyway單車友善雙城計—日內瓦、蘇黎世」,樂活單車No.33,2012.12
「Noway Anyway, 單車友善城市—西澳伯斯」,樂活單車No.32,2012.10
「Noway Anyway! 單車城市—新加坡」,樂活單車No.30,2012.06
「大單車主義」,樂活單車No.28,2012.02
「Noway anyway—東京單車生存戰記」,樂活單車No.26,2011.06
「美西三部曲之山城Crested Butte」,樂活單車No.24,2011.04
「美西三部曲之登山車重鎮Fruita」,樂活單車No.23,2011.02
「美西三部曲之賭城InterBike秀」,樂活單車No.22,2010.12
「非關感傷的碎碎念」,樂活單車No.21,2010.10
「我的鐵馬打馬球」,樂活單車No.20,2010.08
「後八八MTB失樂園」,樂活單車No.19,2010.06
「仙丹與毒藥—一條自行車道引起的政策現形記」,樂活單車No.18,2010.04
「單車通勤2010」,樂活單車No.17,2010.02
「十年之後—無蕪舞」,樂活單車No.16,2009.12
「我與黃金GT的瑞士冰河之旅」,樂活單車No.15,2009.10
「賤老猴拖車歐遊記」,樂活單車No.15,2009.10
「2009Eurobike歐洲車展」,樂活單車No.15,2009.10
「幾堂倉庫自行車學校的課」,樂活單車No.14,2009.08
「你是哪種騎士?」,樂活單車No.13,2009.06
「卡鞋與我」,樂活單車No.12,2009.04
「單車通勤時代」,樂活單車No.11,2009.02
「MTB老骨頭之郡大林道」,樂活單車No.10,2008.12
「Get Fit, Be Pro」,樂活單車No.9,2008.10
「你對自行車道的看法?」,樂活單車No.8,2008.08
「單車減速—關於安全騎乘」,樂活單車No.8,2008.08
「單車尋寶」,樂活單車No.7,2008.06
「登山車行不行?」,樂活單車No.7,2008.06
「安全區之外—一場業餘登山車盛事談MTB症候群」,樂活單車No.6,2008.04
「舊金山三部曲3—時尚定速車」,樂活單車No.5,2008.02
「舊金山三部曲2—登山車發源地」,樂活單車No.4,2007.12
「舊金山三部曲1—別忘了騎單車」,樂活單車No.3,2007.10
「單車縱騎三橫經驗談」,單車誌2008環島特刊—三橫環島,2008.01
「單車專用或專車優先?」,單車誌No.31,2007.04
「談微笑單車上路」,單車誌No.30,2007.02
「門馬羅環線」,單車誌No.30,2007.02
「單車上大眾交通工具?」,單車誌No.29,2006.12
「台東聖山環線」,單車誌No.29,2006.12
「檳椰風情二部曲—六堆巡禮」,單車誌No.26,2006.06
「檳椰風情二部曲—阿猴城」,單車誌No.25,2006.04
「美國登山車溯源之旅」,單車誌No.24,2006.02
「探訪老七佳」,單車誌No.22,2005.10
「單車火燒島紀行」,單車誌No.21,2005.08
「嘉南平原早春巡禮—新營、後壁、鹽水」,單車誌No.20,2005.06
「府城巷弄」,單車誌No.19,2005.04
「南部登山車樂園—舊筏灣環線」,單車誌No.19,2005.04
「巴油池朝聖—記小鬼湖單車行」,單車誌No.18,2005.02
「阿朗壹古道越嶺」,單車誌No.17,2004.12
「單車遊馬來西亞西岸」,單車誌No.16,2004.10
「單車勇闖柬埔寨」,單車誌No.15,2004.08

【網路文章】
「單車友善之鑰—為《好城市的單車生活》序」,2012
「哥本哈根輪組」,2009.12
「驚死人的能源效率」,2009.11
「騎車救地球?」,2009.11
「通勤慢跑」,2009.11
「歐洲騎車真的安全?」,2009.07
「黃金GT贏家」,2009.07
「單車道嘗試錯誤」,2009.07
「單車道到不了我要去的地方」,2009.07
「體驗高雄小綠公共腳踏車」,2009.04
「令人擔心的自行車專用道」,2009.07
「2008美國單車與行人行為調查報告」,2008.10
「巴黎公眾單車初體驗My Velib' 2008」,2008.09
「減碳都市之我不要單車專用道」,2008.08
「減碳都市之西臨港線行不行?」,2008.05
「減碳都市之鐵馬海陸串連記者會」,2008.04
「通勤車正夯」,2008.03
「石油不會再便宜了!」,2008.03
「向波哥大取經」,2008.02
「七七宣言之59+8+6+4」,2007.11
「七七宣言之Hippie」,2007.11
「七七宣言之Dormouse said」,2007.11
「七七宣言之MTB destiny」,2007.11
「七七宣言之Like a rolling stone」,2007.11
「七七宣言之I'm a mac」,2007.11
「不騎車才危險!」,2007.11
「最有效旅的交通方式」,2007.10
「巴黎公眾單車系統成績單Velib Bon」,2007.10
「單車友善城市四大要件」,2007.09
「腓骨長肌憂鬱」,2007.08
「單車救援」,2007.08
「單車上路的環保守則」,2007.07
「單車上路指南」,2007.07
「定速車初體驗」,2007.06
「通勤車是下一波」,2007.05
「臨界量及其精神與做法」,2007.04
「面對不願面對的真相3」,2007.04
「面對不願面對的真相2」,2007.04
「面對不願面對的真相1」,2007.03
「臨界量精神」,2007.02
「擁擠的天堂」,2006.10
「單車專用道的造價」,2006.09
「參與高雄市單車政策白皮書」,2006.09
「單車專用道的迷思」,2006.08
「電台事件看網路2.0」,2006.07
「讀書心得—槍炮、病菌與鋼鐵」,2006.07
「單車文藝復興」,2006.06
「石油還很便宜?」,2006.06
「賣掉我的純真」,2006.06
「菊花夜行軍」,2006.05
「Messenger」,2006.05
「高雄市單車通勤路線規劃建議書」,2006.03
「單車騎士與空氣污染」,2006.04
「自己的或共享?」,2006.03
「大眾交通工具的單車政策」,2006.03
「給台鐵的一封信」,2006.02
「GPS vs CWM」,2006.02
「當美國不美國」,2006.01
「一萬英里的奇蹟」,2005.12
「破胎的Bullshit」,2005
「MTB紀元」,2001


【著作】
《路徑2—台灣單車路線指南》,浮力森林設計,2008
《中南半島28天—單車Safari》,串門文化出版,2004
《路徑1—台灣單車路線全輯》,串門文化出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