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5

單車通勤設計十部曲The Episode

拍攝單車倩女的Mikael,2007年起在哥本哈根街頭拍攝穿著時髦的單車女騎士,並成立網站。一時之間,這種跳脫休閒運動風格的通勤景象,大大改變了世人的眼界,儘管穿著時髦而騎車在歐陸早就存在。Mikael進而成立「Copenhagenize Design Co.哥本哈根設計公司」,以設計推廣哥本哈根單車文化。先前推出一張單車道建構示意圖,揭示了許多城市都辦不好、搞不清的單車道設計原則,一目了然又賞心悅目!

他們又推出「單車通勤設計十部曲」系列短片,日前第十部呈現出來,我做了個整理:

一、The Big Picture 大框架


以往城市以汽車為中心,為了讓城市更安全、更健康,推廣單車通勤就是要務。其中,四種自行車(道)設施(可參考上述單車道建構示意圖):
1. 無設施,只以速限30公里以下來界定單車/行人友善街道
2. 單車通道Bike Path,位於綠帶或公路之外
3. 上色型路上(無區隔)單車道
4. Cycle track分隔型單車道

二、The Green Wave 綠浪


從市區減少塞車的設計而來,保持時速20公里,就會一路綠燈,通行無阻。上班時間綠浪方向為朝向市中心;相反的,下班則朝向郊區。路面上有燈號顯示是否在綠浪模式中。


三、Intermodality 多重支援


各種交通工具與設施支援單車,捷運、船、火車等免費攜車,還有其他電梯、停車架/場等的支援。讓單車到處都到得了。

四、Safety Details 安全細節


汽車停車線退後 / 單車綠燈先亮,讓單車更容易讓汽車駕駛看見。其他還有跳動路面Rumble Strips、紅燈可右轉、公車站島(外移)等設計細節。

五、Norrebrogade 無車街道案例


Norrebrogade是哥本哈根重要街道,原本容易塞車,吵雜擁擠。目前只開放給公車、計程車及自行車、行人,而且縮減車道而讓單車道加倍,Norrebrogade從此變成更舒適怡人、更多人駐足的街道。

六、Macro Design 宏觀設計


哥本哈根開始建構自行車/行人橋,單車高速公路等大規模的單車友善設施。

七、Micro Design 微觀設計


單車上階梯軌道、單車流量計數器、斜垃圾桶、分隔箭頭、停車踏板/扶手等小細節。

八、Cargo Bikes 載貨單車


哥本哈根民眾中6%有載貨單車,家裡有兩個以上小朋友者24%有載貨單車,有載貨單車的民眾中17%使用它以替代汽車,其他則是當作第二輛汽車。歐洲已有「單車運輸」的推廣計畫,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 家庭載送;第二層/ 小物件運送;第三層/ 單車物流,以載貨單車最為最後一哩路的運輸。

九、Desire Lines 切西瓜設計


人有不照規定、走捷徑的習性,所以設計單車道不要方方正正、死死板板,預留一些可能的選項。例如中途脫走,騎上人行道等人性化設計。

十、Political Will 政策與願景


政府投入巨資,哥本哈根從2006年的15%到現在的36%的人單車通勤。蓋越多馬路不會解決塞車,只會讓更多車進入城市。抑制汽車上,每年減少2-3%的停車位,用於單車設施或綠帶。哥本哈根決心要成為世界的單車首都。

看完這十部曲,應該就有足夠多的資源可以來設計一個現代化的城市。而我們早就上街騎車通勤的人,只能望梅止渴嗎?還是要繼續上路,終有一天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