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8
莫怪海風—讀五条人
音樂是用聽的,「五条人」像很多史上留名的團一樣,用讀的也很精彩!其四…
還沒買到《一些風景》時,從網路上抓了一些,睡前用MP3循環播放,怪鴨覺得「曹操你別怕」十分吵雜,每每被嚇醒。當然「五条人」不是每首都「悅耳」,對於不習慣的語言也難免覺得「咽咽嗡嗡」,雖然我覺得海豐話頗親切。
《一些風景》最溫柔可人的幾首,我覺得是「莫怪你老爹」、「鮮花在岸上開」與「海風」。「莫怪你老爹」老爸拿掃把教訓犯錯兒子,阿媽心疼趕安慰,是我輩共同的成長經驗,八字頭或九〇後還能否感動?
而「鮮花在岸上開」旋律優美,歌詞平順,聽似情歌,有賣相。這首用「普通話」唱的,容易明瞭的,卻是五条人的歌中少數我不知在唱什麼的。或許口水歌也是必要的。
「海風」雖然是整張在上海錄完之後回到海豐追加的,放在最後一首,20+1,非常適切。很民謠風,朗朗上口,但是若知道他們夾帶了以下這一段, 那就非得再加五個讚!
「我们先到乌坎去逛一逛
看看选举究竟是圆的还是扁的
看看这个国家
对它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变成两只鸟儿
最好不要太大只
就像麻雀那样 四处去玩 四处去……」
|其一|其二|其三|
操,抄電表—讀五条人
音樂是用聽的,「五条人」像很多史上留名的團一樣,用讀的也很精彩!其三…
《一些風景》第一首就是「曹操你別怕」,是首活力四射的中西合璧歌謠,光看歌詞雖然大概可以知道是呼應「烏坎事件」的官逼民反,但曹操又是那齣?原來這是兩件事的融接,有一組正在台上演曹操,台下正準備喝蕃薯粥。台上心煩意慌地怕粥給喝光,台下告訴台上「曹操你別怕,一人就一碗定」,從演曹操的再接到抗爭的場景:「我呀呀呸!我好言好语前来问你,你竟然如此这样对我无礼啊?你知道我是谁吗?」...。演戲的、看戲的,現實中國可一點都不平靜。
第二首是「抄電表」,無疑的是繼「草泥馬」後,最酷的暗幹創作。歌中落落扣扣講了一堆場景,村頭村尾,狗屁倒灶的事一件又一件...。啊到底是怎樣?你難道不會大聲跟著唱:
我勒.操..抄.電表!…又給五個讚!
|其一|其二|其四|
夢想化工廠—讀五条人
音樂是用聽的,「五条人」像很多史上留名的團一樣,用讀的也很精彩!其二...
《一些風景》的「踏架腳車牽條豬」中訕笑地唱到「嘿,朋友,別問我有沒有吃過假雞蛋和地溝油?」,這首是惟一重複前張專輯《縣城記》的歌。當時的版本並沒有上面那句。
「十年水流東 十年水流西」當是2009《縣城記》中最亮最好聽的一首,仁科從初學手風琴到韻味老練溫潤也不過幾年,構成《縣城記》的樂音主軸。歌曲依序往下,初聽是漸漸弱掉了。可是好歌就是慢慢會進到心理…
《縣城記》最後一首「阿炳耀」,一事無成又啪代啪代的阿炳耀,找不到老婆,只好對著成衣工廠圍牆呼喊:「永艺你这个X母的 干吗要将那些女孩子全部关起来呢?」
回到第七首,講述ㄧ個看廠的阿伯。這個工廠叫「梦想化工厂」,是個生產蚊香的工廠。阿伯抱怨老闆留他一個看守工廠,自己卻去吃香喝辣,誰叫蚊香賣不出去...。抱怨完之後還囑咐「嘿,阿仔!这些话你可莫跟我的老板讲呀」。歌詞最後是:
「當夢想變成蚊香也不錯啊,別變成蚊子就好了!」
再給五個讚!這不就是中國要當世界工廠的寫照?台灣也不全然擺脫這種歹運,卻急著到對岸一再複製這種Cost down的生產方式,害了誰?或者更應該問我們貪便宜的消費方式,有沒有害到自己?
|其一|其三|其四|
彭先生與陳先生—讀五条人
音樂是用聽的,「五条人」像很多史上留名的團一樣,用讀的也很精彩!其一…
彭先生是彭湃,本名彭汉育;陳先生就是陳炯明。兩者都是五条人家鄉海豐縣的近代歷史人物,前者是共產先鋒,毛澤東封其為「農民運動大王」,中共的樣板英雄。五条人2012《一些風景》中第五首的「彭啊湃」,呈現國共交鋒時的歷史背景,一個農民被國民黨軍攔下,問他要去哪?幹什麼?他急中生智地說要唱歌給他們聽,脫口就是彭湃的傳唱歌謠...。國民黨軍一聽好笑,也唱了類似、但立場相反的一首。更有趣的,最後兩方各自唱和著對立歌謠,你一句「後生澎湃拿了家裡田契燒得沒半個...」,我一句「後生澎湃在上海被抓到剝了八層皮...」...
相對的,第六首國共皆不討好的「陳先生」,歌詞只有四句:
1878年 伊生于海丰(海丰话唱)
1933年 佢死于香港(粤/白话唱)
1934年 其葬于惠州(客家话唱)
陳先生
歷史的解釋權是掌握在當局手裡,五条人褒貶並列地唱著「彭啊湃」,接著無褒無貶地唱「陳先生」,有沒有平反都不是重點了。一首詼諧;一首像墓誌銘。一首意象豐富,人物活靈活現;一首簡質,大片留白。說唱鄉野中國的五条人令人玩味再三,給五個讚!
|其二|其三|其四|
20130206
Noway Anyway單車友善雙城計—日內瓦、蘇黎世
日內瓦與蘇黎世,一個位於法語區,一個位於德語區;一個是瑞士第二大城,一個則是最大城,而首都卻都不是這兩者。相同的是,她們都位於如畫的大湖邊,而且絕對是最單車友善的城市之一、二。
水的誕生—日內瓦
這是「日內瓦Genève」這個地名隱藏的意義,因為她就位於瑞士最大湖lac Léman流入隆河的巨石上。如果從地中海一路上溯隆河(Rhône,或稱羅訥河),最後就會發現原來河水來自這個巨大的湖泊。從1891年安置的湖中人工噴泉,更是加深這個「水的誕生」的意象,變成日內瓦的地標。
歐洲城市對於單車政策是絕對不缺席,日內瓦也是,市中心馬路都有單車道。除了湖畔的環湖自行車道,更多的是一般馬路的劃線單車道。對於一個以單車為交通工具的遊客而言,獨立區隔的單車道如環湖自行車道,動線上並不是經常用得到,一般馬路才最為廣泛運用。這在日內瓦是一點問題也沒有,在市區中,任何路面都可以看到單車騎士,而且幾乎都是單車通勤。
日內瓦一日通到法國
到日內瓦的遊客只要入住飯店或民宿,都會得到一張免費的大眾運輸「全日通」卡。雖然我們有單車,也當然要來試一下,不搭白不搭。市中心輕軌電車很普遍,嘗試錯誤地轉了幾班到達某個節點,換搭郊線公車,往馬球朋友推薦的Salève山來登高賞景。下車走到山下纜車站,看到法國郵局才發現,我們無感出境了。
上山的方式當然不止纜車,如果是登山車騎士或滑翔傘愛好者,還可以單程上,各自暢快衝的或飛的下山。法國那邊還有公路,不管是用什麼方式上山,俯瞰日內瓦湖區的無敵平台、山頂餐廳、日光浴野餐...。說好了似的,上山的人們為我們示範了什麼叫歐式生活...
回程在日內瓦地標的東岸噴泉這邊搭船回到西岸,也是免費。大概所有的大眾交通工具型態我們這半天都搭了。接下來,回旅社換單車,繼續遊蕩日內瓦。沿著湖濱公路往北騎,到處亂鑽,接回湖畔。突然,這是瑞士嗎?北岸的日內瓦湖,變成第三世界的繽紛色彩,非洲或南美移民各自聚成圈圈。同樣享受假日的歐洲絕佳湖光山色,還有亞洲絡繹不絕的遊客,會用單車代步的卻是少之又少。又或,千里迢迢來此體驗文明,看到這麼多路上騎士,心理難道不會有???有沒有人想要融入這個生活中?我倒只是想當個過客,流離街燈中,此時過客的踩踏步伐是更輕快一些的…
最佳城市—蘇黎世
蘇黎世Zurich與日內瓦皆被列為世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除了物價高昂,能被嫌棄的不多。蘇黎世大眾運輸十分發達,有此一說是在市中心任一點150公尺之內一定會有站牌。馬路很大的比例都有輕軌,相對給汽車的路面狹窄。很多單車騎士利用軌道內或外側騎車,遇到輕軌車來就必須閃避,因其可預測性高,也都相安無事。
我所拜訪過的城市中,蘇黎世的單車風貌最為多元。坐在路旁公園椅,你可以看到丹/荷時裝倩女騎士、酷炫的單速車騎士、德國實用主義騎士、悠閒的登山車騎士、學究般的古典跑車騎士…。令人眼花繚亂,同行押切說:「這邊的女孩子騎車都像練家子,沒有一個是很菜或裝模作樣」。是啊!沒有必要穿得像選手來告訴別人你很會騎車,因為騎車不是特殊狀況,而是日常生活…
30以下一片坦途
瑞士很多社區的路面沒有設自行車道,但卻限速30公里,這就是單車/行人友善道路。汽車沒事不會進到這些區域,單車無疑的是這些街道巷弄的主角,不用什麼專不專用。
離開市中心的蘇黎世湖周邊,多是30公里速限街道形成的社區,特別適合單車亂逛。教堂、咖啡廳、小商店與湖邊綠帶、公園,任一處可能都是台灣的松菸或駁二特區。在這邊無頭亂騎,從來也沒被按過一聲喇叭,過馬路汽車都會禮讓。如果城市中大部分的區域都是這種限速區,一點也不用再多做單車道,真的。
兩件事必須說
在瑞士雙城騎車是愉悅、合理的移動方式。不過,兩件事值得提出來:
一、除非有標示自行車道,人行道是不歡迎騎車的。我從蘇黎世青年旅社進到市區,還不確定行進動線而留在人行道時,被前方的警察請下來一般馬路,即使是繁忙而無劃線,單車還是要在馬路上的。
二、歐洲都市道路都十分狹窄,所以要習慣車與車之間的距離比較小,不少時候車把與其他車輛之間的距離在30公分內。如果不能習慣,騎車的方便和舒適就會受到限制。
天堂陌影
我個人並不會特別羨慕歐洲的生活,就海外單車旅程而言,亞洲更繽紛多彩,人情與食物更令人驚艷。但歐洲的確是先進城市的模型。想要來了解歐洲如何單車友善,如果專注在單車道上面,可能會見山不是山。這樣說好了,把路上這些騎車的朋友放到台灣的都市,每個人可以即刻上路;但在台灣不騎車通勤的人來到這些歐洲城市中,還是需要調適期,甚至也不會去騎車。所有剛開始單車上路的門欄依舊在,例如疲累、酸痛與馬路如虎口的風險,何以這些歐洲人士就可以如此風雅?
而在日內瓦搭車亂逛時,目睹一件汽車追撞事故,瑞士天堂的印象瞬間掉漆(連火車也掛點給我們看)。還有,各櫃台服務態度雖然不是普遍不佳,但沒給好臉色的比例意外地高。是環境因素?還是人為因素?要在歐洲過日子的代價十分昂貴,這是日積月累的兌換結果,包括兩次世界大戰與瘟疫。風景如畫的表象有無敗絮其中?只有一種方式可以驗證,那就是騎車到任何你要去的地方!
--樂活單車No.33, P136
水的誕生—日內瓦
這是「日內瓦Genève」這個地名隱藏的意義,因為她就位於瑞士最大湖lac Léman流入隆河的巨石上。如果從地中海一路上溯隆河(Rhône,或稱羅訥河),最後就會發現原來河水來自這個巨大的湖泊。從1891年安置的湖中人工噴泉,更是加深這個「水的誕生」的意象,變成日內瓦的地標。
歐洲城市對於單車政策是絕對不缺席,日內瓦也是,市中心馬路都有單車道。除了湖畔的環湖自行車道,更多的是一般馬路的劃線單車道。對於一個以單車為交通工具的遊客而言,獨立區隔的單車道如環湖自行車道,動線上並不是經常用得到,一般馬路才最為廣泛運用。這在日內瓦是一點問題也沒有,在市區中,任何路面都可以看到單車騎士,而且幾乎都是單車通勤。
日內瓦一日通到法國
到日內瓦的遊客只要入住飯店或民宿,都會得到一張免費的大眾運輸「全日通」卡。雖然我們有單車,也當然要來試一下,不搭白不搭。市中心輕軌電車很普遍,嘗試錯誤地轉了幾班到達某個節點,換搭郊線公車,往馬球朋友推薦的Salève山來登高賞景。下車走到山下纜車站,看到法國郵局才發現,我們無感出境了。
上山的方式當然不止纜車,如果是登山車騎士或滑翔傘愛好者,還可以單程上,各自暢快衝的或飛的下山。法國那邊還有公路,不管是用什麼方式上山,俯瞰日內瓦湖區的無敵平台、山頂餐廳、日光浴野餐...。說好了似的,上山的人們為我們示範了什麼叫歐式生活...
回程在日內瓦地標的東岸噴泉這邊搭船回到西岸,也是免費。大概所有的大眾交通工具型態我們這半天都搭了。接下來,回旅社換單車,繼續遊蕩日內瓦。沿著湖濱公路往北騎,到處亂鑽,接回湖畔。突然,這是瑞士嗎?北岸的日內瓦湖,變成第三世界的繽紛色彩,非洲或南美移民各自聚成圈圈。同樣享受假日的歐洲絕佳湖光山色,還有亞洲絡繹不絕的遊客,會用單車代步的卻是少之又少。又或,千里迢迢來此體驗文明,看到這麼多路上騎士,心理難道不會有???有沒有人想要融入這個生活中?我倒只是想當個過客,流離街燈中,此時過客的踩踏步伐是更輕快一些的…
最佳城市—蘇黎世
蘇黎世Zurich與日內瓦皆被列為世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除了物價高昂,能被嫌棄的不多。蘇黎世大眾運輸十分發達,有此一說是在市中心任一點150公尺之內一定會有站牌。馬路很大的比例都有輕軌,相對給汽車的路面狹窄。很多單車騎士利用軌道內或外側騎車,遇到輕軌車來就必須閃避,因其可預測性高,也都相安無事。
我所拜訪過的城市中,蘇黎世的單車風貌最為多元。坐在路旁公園椅,你可以看到丹/荷時裝倩女騎士、酷炫的單速車騎士、德國實用主義騎士、悠閒的登山車騎士、學究般的古典跑車騎士…。令人眼花繚亂,同行押切說:「這邊的女孩子騎車都像練家子,沒有一個是很菜或裝模作樣」。是啊!沒有必要穿得像選手來告訴別人你很會騎車,因為騎車不是特殊狀況,而是日常生活…
30以下一片坦途
瑞士很多社區的路面沒有設自行車道,但卻限速30公里,這就是單車/行人友善道路。汽車沒事不會進到這些區域,單車無疑的是這些街道巷弄的主角,不用什麼專不專用。
離開市中心的蘇黎世湖周邊,多是30公里速限街道形成的社區,特別適合單車亂逛。教堂、咖啡廳、小商店與湖邊綠帶、公園,任一處可能都是台灣的松菸或駁二特區。在這邊無頭亂騎,從來也沒被按過一聲喇叭,過馬路汽車都會禮讓。如果城市中大部分的區域都是這種限速區,一點也不用再多做單車道,真的。
兩件事必須說
在瑞士雙城騎車是愉悅、合理的移動方式。不過,兩件事值得提出來:
一、除非有標示自行車道,人行道是不歡迎騎車的。我從蘇黎世青年旅社進到市區,還不確定行進動線而留在人行道時,被前方的警察請下來一般馬路,即使是繁忙而無劃線,單車還是要在馬路上的。
二、歐洲都市道路都十分狹窄,所以要習慣車與車之間的距離比較小,不少時候車把與其他車輛之間的距離在30公分內。如果不能習慣,騎車的方便和舒適就會受到限制。
天堂陌影
我個人並不會特別羨慕歐洲的生活,就海外單車旅程而言,亞洲更繽紛多彩,人情與食物更令人驚艷。但歐洲的確是先進城市的模型。想要來了解歐洲如何單車友善,如果專注在單車道上面,可能會見山不是山。這樣說好了,把路上這些騎車的朋友放到台灣的都市,每個人可以即刻上路;但在台灣不騎車通勤的人來到這些歐洲城市中,還是需要調適期,甚至也不會去騎車。所有剛開始單車上路的門欄依舊在,例如疲累、酸痛與馬路如虎口的風險,何以這些歐洲人士就可以如此風雅?
而在日內瓦搭車亂逛時,目睹一件汽車追撞事故,瑞士天堂的印象瞬間掉漆(連火車也掛點給我們看)。還有,各櫃台服務態度雖然不是普遍不佳,但沒給好臉色的比例意外地高。是環境因素?還是人為因素?要在歐洲過日子的代價十分昂貴,這是日積月累的兌換結果,包括兩次世界大戰與瘟疫。風景如畫的表象有無敗絮其中?只有一種方式可以驗證,那就是騎車到任何你要去的地方!
--樂活單車No.33, P136
20130205
中地理論看環境爭議
台南佳里Google衛星圖
地理一向是國中以前最喜歡的科目,退伍後重考大學改讀社會組,在補習班接觸到「
中地理論Central Place Theory」,雖然聯考不考(還是幾乎不考?),我仍十分認真聽講,覺得真是太有趣了。最近的一些環境議題,似乎都可以套用這理論,尤其是決策者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難道他們都沒讀過嗎?
其大概理論是:假設人口、土地與資源均質,消費者會以最低交通費用去消費,而生產者則追求最大利潤。這樣就會在土地上形成等級不同的中地(概念接近市場或都市),終會有一個最高級的中地(就像最大城市)。套到台灣也就是林强唱的「啥咪好康仔都在那」的台北。
現實中不會有一個完全均質而理型的中地,但自由經濟下的城鄉發展基本上就是這個模式。同一國家可以視為一個中地系統,山脈或河流等自然因素會扭曲中地間的商閾距離;而機場、高速公路、高鐵等人為建設則會加強兩中地之間的發展趨勢。
中地理論大概最適合來說明「蘇花高」爭議。從首都開出來的最快、最大的道路,都更加快速地把人才與與資源往中央集中,更加確定中地的主宰性而已。交通越方便,賣方的商閾越大利潤越大。高級中地賣出的高級(貴)商品越多,而低級中地賣出再多的低級(便宜如農產品)商品也只是越賣越窮而已…
「蘇花高」若建,要繁榮花蓮的目的達得到嗎?那是要拿更多去換的。包括台26線阿塱壹古道段開通,支持者經常打著上學、就醫、就業等悲情訴求,但這若不是煙幕彈就是太一廂情願了。
所以國界之必要,貿易壁壘之必要!台灣若是區域首善,為了經濟發展而開放是通的,問題我們是嗎?中國之興起只表示一件事,台灣越往邊陲啊!(而且是台商助拳的)
香港郊野的聯想
香港烏溪沙海灘
因公事多次進出香港,沒有遊玩的心情,只是方便的逛逛、吃港式小吃。這次想帶怪鴨順道來玩,所以做了些功課。先前得知劉克襄劉大哥在香港嶺南大學客座,有次也在飛機上讀到劉大哥在明報的香港踏查文章,覺得非常新鮮。網上稍為搜尋,結果是一系列外人(甚至本地人)都十分陌生的郊野香港。
劉大哥在一些演講場合讚許香港郊野的優越性,例如一個小時內就可以進入無人之境(這在刺蝟般高樓的香港實在難以想像)。我沒有質疑的意思,只是有時候,有些人需要跋涉千山萬水到遠方,因為困難、因為遙遠,所以結果就不那麼重要,而是那個脫離現實的過程。
每次到花蓮都很想要去吃大溝頂的小椿生魚飯,老闆對於我的偏好老是感到狐疑,自認為不比你們大都市的高級日式料理。但是啊,由於遙遠,由於到達不易,由於那數十年不變的場景,絕對是必吃美食。這也許早在20多年前騎車環島時,飢腸轆轆地吃那一口就已經根深蒂固…
同樣地套到「美麗灣」開發案,的確,無論有多少爭議,只要飯店一營業,還是有人會花大錢去住。一樣花大錢,美麗灣和墾丁比如何?和長灘島?和電影《海灘》的Pipi島比又如何?馬爾地夫?大溪地...?有錢人不一定要去你美麗灣。付得起的錢誰賺走了?除了財團和相關的脈絡,在地人賺到什麼?來當班?來跳沒生命的舞給觀光客看?
好山好水好無聊,如果沒有根。多少好野人來後山買好山水?最後淪為豪華民宿。再美的風景如瑞士,過客當久也會麻木。請問,你是為了什麼而要去後山?
我的意思是,單就來玩遊客而言,因為遙遠,因為與所居之地的脫節。保留傳統與特色,就是生存之道,我是這麼認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