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7

EcoMobility生態交通觀察與實證

一個月的時間在「EcoMobility生態交通全球盛典」*1展區,順便再做了符合這次盛典宗旨的高雄「綠色運具」實況調查。得到兩個互為矛盾的事實列在前,敘述在後:

【腳踏車還是城市中最生態、最便利、最快、最省錢的交通工具,沒有之一】
【普羅大眾還是對電動、自動、別人動有興趣,最好自己都不用動】
X-D

如圖(GoogleMap地圖),大會在高雄西邊,展覽及盛典論壇在駁二B3/B4倉庫,封街示範區在哈瑪星。配合盛典,高雄輕軌第一階段(深灰線)已經完工,還有捷運橘線西子灣站,以及部分公車,加上CBike、oBike、Vbike等有樁/無樁公共單車系統,是本區的大眾運輸設施。而大會聚焦的無人公車、電動公車只算示範階段。我家住在高雄東邊的鳳山赤山社區,是高雄大都會區的東西通勤兩極。以此為例,我利用上述交通選項紀錄我的通勤之路:

1. 單車A線(9.9K,耗時 36分,花費 0元)
最直覺的馬路選項,除了第一哩路出家門是長時間特化、熟到不用想都是這樣走小巷弄出門。接到五福路之後就一路紅綠燈穿過高雄市中心到達駁二B4展館。紅停會耗掉不少時間,平均單程36分鐘可達。自備單車不用花錢,騎Cbike超過30分鐘是5元;oBike每15分鐘2元,因效率不好,會花更多時間,單趟可能要8元以上。說真的像oBike這種無樁單車造價低、效率差,真的只適合第一哩或最後ㄧ哩路的「短程出行」,不適合跨市區騎乘。
2. 單車B線(10.7K,耗時 34分,花費 0元)
如果覺得紅停太耗時,我另有騎後街小巷的B計畫,基本上就是沿著台鐵沿線的便道,雖然有些曲折、距離會拉長,幾乎不用紅停,即使多了快1公里,卻更省時。單車熟客都可以自己規劃、實證出一條最省時的路線。這條線將來鐵路地下化後會變成綠帶,先前是有自行車道的規劃,最後會如何呈現還不知道?

3. 公車+捷運紅/橘線(13.7K,耗時 55分,花費 38元*2)
我家這邊是捷運完成後很久才有接駁公車,班次較多的是紅33線公車接捷運紅線凹子底站,然後到美麗島站再轉橘線到西子灣站。這是從我家到B4展場全程大眾交通工具且走路最近的方式,全程耗時55分鐘,包含從西子灣站走路約4分鐘。但這不算等公車時間(有App可以利用),且接駁順利,如果剛好錯過捷運班次,可能還要多加10分鐘。來回需要76元是個大問題,在高雄這筆交通費算很貴,花錢卻更耗時,我只能偶一為之啊!

4. 公車+捷運橘線(12K,耗時 40分,花費 38元)
公車+捷運還有另一個選項,搭橘7接駁公車到衛武營站搭捷運橘線到西子灣站。時間可以稍微省一點,但價格一樣,最大問題是橘線班次極少。利用App出門可以搭配早上稍微密集一點的班次,回程則選擇很少。另外的選項就是使用oBike接駁,這是無樁單車的擅場,短程出行。只是無樁單車有它的問題*3,是我不得已的選項。我也可以騎自己的單車到捷運站,鎖車再花錢搭捷運,乾脆直接騎到展館!

5. 公車+捷運+輕軌(20K,耗時 80分,花費 45元)
高雄輕軌因路線設計*4,不會是我通勤選項,刻意來搭乘作比較。前段搭橘7+捷運橘線就和前項一樣,到美麗島站轉搭捷運紅線往南到凱旋站換搭輕軌,再花22分鐘從前鎮之星站到駁二蓬萊站,總計需要驚人的80分鐘。而花費45元中輕軌單趟約10元(原票價30元,持一卡通等初期大優惠)。搭輕軌飽覽高雄灣區未來景觀,一定非常吸引觀光客,但這樣的通勤組合不會是every day。

6. 公車(11K,耗時 71分,花費24元)
從我家也可以全都搭公車,出門一樣橘7線,不然走遠一點搭橘10線,到建軍站(捷運衛武營站)換50線公車。路線雖然也是直達,但上下車的乘客多,兩趟來回平均花了71分鐘。其中回程剛好是巔峰時間,路上滿滿是車潮,單趟要78分鐘,其中50線從西子灣站到建軍站就花了48分鐘,騎車早就回家洗好澡了。至於費用,目前看起來是不分路線,8公里以下算一段12元,8公里以上算兩段,單日第三段以後免費。這個例子來回24元,算比較親民的。

機車X
機車呢?我沒有實際去算在這邊騎機車要花多少錢,但抓個網路資料*5,得到一個數字:騎機車耗油每公里0.6元以上。這個案例通勤距離以10公里算,單趟約6元。的確便宜,但還有一些隱性成本,先不算機車價格與保養維修(單車在這邊也沒算),還要加一個X。

這個X是多少?應該是很少,所以哈瑪星居民對於要封街一個月(禁機動車輛)、政府幫你省這個X都反對,顯然這個價值應該遠不如騎機車的方便性;但也可能很巨大,市政府從前期參與、交通局傾全力主辦、不斷地宣導「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在高雄」,就為了把哈瑪星封街一個月禁騎機車?!空污*6、生活品質、交通安全…等問題,快或慢,都是要解決。這個X是大家都要付的,就算政府付,也是大家的錢。

生態交通現場
EcoMobility怎麼來的?我覺得直譯「生態交通」反而比較籠統,即「綠色運輸」。高雄市為何要主辦這個兩年一次、都在非歐美國家舉辦的盛典?經海哥一提*7,覺得就是國際能見度,高雄市府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一環。至於能不能藉該盛典而改善高雄交通狀況、往宜居城市大步邁進?從生態交通會前會、到大會閉幕,幾位首長、潛力委員的發言,只能說主事者都不樂觀了,有行禮如儀的感覺,也難怪自動棄守哈瑪星封街示範區(國內外的封街案例其實是對當地有利的)。

而在整個大會的展出與焦點,從無人公車、電動公車、各種兩輪的、四輪的電種車、電動運動器材...,動態、靜態地展示、試乘。有朋友點出:「就是電動車展啊!」,現場也的確是電動、自動的產品最受歡迎。但生態交通等同電動車交通?就提個例子:大會有個「Mayors Ride市長遊騎」活動,邀請高雄市長/副市長,以及與會的各國市長、嘉賓,從駁二倉庫遊街到哈瑪星代天宮,從廟堂進入市井,全場90%以上還是要利用腳踏車等人力交通工具。要Eco、要Mobility,要節能、要減碳...,腳踏車還是勝出,沒有之一!

肯定高雄市府朝向宜居城市的方向與所做的努力,花錢辦這樣的國際活動是必要的投資。但如果還是有著「高雄太熱」、「機車太多」、「國情不同」…等等自我設限,而放掉生態交通的王牌:腳踏車,那就只是一次性消費的國際大拜拜!

*1 EcoMobility生態交通全球盛典→連結
*2 這邊提到的價格不是絕對,使用一卡通有折扣,加上相互轉乘優惠不一,算到我都有點花。
*3 我的oBike功課→連結
*4 輕軌圍城?→連結
*5 網路隨便抓了5台最省油的機車平均其市區油耗→連結
*6 站出來反空污之前→連結
*7 高雄鳥會海哥(林昆海)提到:生態交通的推展單位ICLEI不只是辦這個活動,全球永續/生態相關議題都有涉獵,高雄市藉由加入這個組織去參與國際事務,有時候比國家(中華民國在台北you know)可以涉入的層級更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