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2015騎歐雜記EuroTrip Part2


單車的巴黎
我是第二次來,東東則撿到第一次的巴黎之旅。在巴黎Saint Lazare站下車還沒中午,帶著家當重裝漫遊巴黎,也不會不方便哦!巴黎的單車友善某種程度上說來是被公共單車Velib給強迫中獎,這個在2007年開創新紀元的單車友善政策,一推出就有750個租車站、一萬輛公共單車。一下子鼓勵很多人上路,在全力推廣與媒體關注下,你想,巴黎有可能在當時所有街道都有自行車道?當然是不可能!所有的用路人都在這個政策下讓出了單車在街道上的空間(更應該說單車回來了),不管有沒有自行車道。我在隔年親身體驗Velib,其便利與話題性仍高居不下,難怪有人會說:巴黎有兩個紀元,有Velib之前與之後。從此騎單車逛巴黎街頭變成顯學,它的好處不只是方便、便宜,騎車人看到的是全時全景的巴黎、撫觸皆美。

在巴黎騎車不是問題,也因為民族性,對於偶而脫序或違規,騎車隨意一點,他們比較見怪不怪。也許是同個因緣,巴黎經常臭味彌漫,你不覺得?我們第二天把車子鎖在聖心堂下,走側梯上山,一路濃厚的尿騷味...。美感能力是種直覺,身體的不拘解放也是一部分…。沒做功課、也缺乏那種不去會死的心情,也因單車太方便,就只是巴黎漫遊...。塞納河畔的露天咖啡廳試了兩間,都不是名店,但有喝酒抽煙當早餐的當地貴婦坐在旁邊,應該不會差到哪吧?

月台變魔術
為了與尚品綠能楊先生、 Larry在阿姆斯特丹會合,如果走Hardwich-Hook of Holland航線,幾乎是全程騎車。改走Portsmouth-Caen航線,要在約定時間到,巴黎到阿姆斯特丹只好再搭火車。其結果就是每人多花五千元以上旅費,並且因跨國火車沒有單車位,到了月台才被告知要打包。怎麼可能?東東聽到要打包瞪大雙眼...。用攜車袋出國的好處這時就發揮了,當隨身行李不用像託運一樣仔細,我解開T2拖車,把單車打包跟以往一樣不用五分鐘。東東的車袋較小需要小拆,協助東東拆掉TPack貨架、龍頭與坐管,也15分鐘內搞定。一包包塞到列車的行李廂,單車就消失了,像變魔術一樣。

我這次的裝備設定,就是把公司的產品都掛上去一台早期鋼管登山車。前叉用Monkii clip夾具搭配gorilla大水壺架來裝載睡墊及monkii wedge工具包;車架三角則用monkii cage水壺架裝了兩瓶水,除了保溫瓶外可隨意搭配沿路買的礦泉水瓶;坐管上也是用monkii clip S夾具來裝monkii mono當坐墊包,裝一些如行動電源、手機線材、風衣等較常取用的東西;大部份的行李裝備當然就是裝在Power T2拖車,多了個輪子分擔重量。對比輕旅行的龍頭前袋、後貨架馬鞍袋方式,除了載得更多、更重,重心分配以及超控性也是好很多。延伸一般單車的使用時機及場域,公司大概是在做這樣的設計開發。而Power T2拖車裝載了尚品綠能特化的MaxiDyn USB發電機,足以全天候跨洲旅行,保證手機、車燈、iPad等電力無虞。原本有疑慮裝上發電機會更吃力,但完全無感,電力卻是源源不絕啊!這要歸功單車遊牧家庭的牽線。

傍晚順利與楊先生、Larry在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會合,開始我們單車+露營的行程。

阿姆斯特丹
問東東這次哪個城市印象最深刻?他說:「阿姆斯特丹,因為女孩子都很漂亮」,那當然是,特別是那些完全不受騎車限制的時尚倩女!阿姆斯特丹的確有很大比例的街道都設有自行車道,但也不都是有區隔的那種專用道,有些是顏色上的不同,有些有稍微突起的路緣;可以騎腳踏車的公園綠帶也不少,再來就是30公里速限區街道不需另外再設自行車道,這不僅是荷蘭,其他歐洲國家也都適用...。我的感想是,好的設施當然是看得到的鼓勵,但是政策上、相對推廣或限制措施、居民的共識…等都很重要。

舉個例子,如果觀察阿姆斯特丹街上騎車的人的行為,有時會嚇一跳,因為每個過路口的騎行者都把汽車當隱形,毫不減速就穿越,而汽車能閃則閃遠遠的。這不是直覺,是經過學習的,有沒有騎在自行道上都沒差。同樣的騎法到台灣可能就有危險性,即使你騎在自行車道上。

當然,阿姆斯特丹不是樣樣好,這次有特別的感受,那就是摩托車可騎進自行車道。我先描述一下目前狀況:荷蘭有黃牌跟藍牌兩種摩托車牌照,黃牌必須和汽車共用馬路,不能騎進自行車道,騎士須戴安全帽;藍牌摩托車可以騎進部分自行車道,但速限25公里,騎士可不戴安全帽。幾乎每一台摩托車在自行車道上都超速,在狹小的自行車道中超車、鑽繞,吵雜、廢氣。黃牌機車為求方便有時也騎進來(當然就不戴安全帽),我真覺得天堂陷落!當把這個感受告訴當地車友,而他的老婆正是受害者—騎單車在自行車道上被摩托車撞成重傷,他也不能接受,並且表示政府正研擬把摩托車趕出自行車道...。

露營區
找露營區露營,這是新鮮事。現在台灣也很風行露營,收費露營區也很普遍,但是我的露營經驗多是到荒野Wild Camp,例如登山時找適合的營地。這次到歐洲是去找特定的露營區,有時候到了某個目的地,而營區還在十多公里之外,例如在阿姆斯特丹三天的營區,每天進出市區,就有點上下班通勤的感覺。回營區前去超商買點食物、補給品,然後蓆地用高山爐具煮個簡易熱食晚餐,也覺得蠻享受的。但這次來碰到下雨的天數還不少,幾次在營地帳篷內躲雨是什麼事也不能做,外面來不及收的衣物、裝備就讓它淋。更不方便的是拔營,溼的帳篷、睡袋、衣物等,出來玩最後一定要找出調適方案...

營區各具特色,從晚上8點之後什麼也沒有的簡易營區,到有自營超商如社區般的豪華營區(如波登湖畔這個),兩人一帳的價格從10~30歐元。還有徹夜瞎鬧的學生營區、像露天啤酒屋般歡樂的營區、有夠遠的深山營區...。共同特色是離市區都不近、網路連線緩慢或缺乏,有些不便。我還有一個疑惑,在西歐能夠野營嗎?法規上看起來是不行,每個當地人都跟你說要去登記有案的營區,但真的如此「文明」?沒有免費的營地嗎?以騎車加露營這種方式,可能無法每天有營地露營哦!
(待續....)

.2015騎歐雜記 EuroTrip|Part 1Part 3ak臉書相簿

20150906

2015騎歐雜記EuroTrip Part1


第一次嘗試在歐洲長天數騎乘,外加露營,使用T2拖車裝載兩個人的露營等裝備,差不多就是環球騎乘的等級了。

目前全球有兩種不同的單車旅行(Bicycle Touring)類型,一種當然是以車架/防水包或馬鞍袋為主的傳統長途旅行型態,拖車是一種變革,但也有混用以增加隨行家當的,例如阿鍇上次Kai+Yen的環球行程;一種是以越野登山車加掛行李的Adventure Cycling,他們不用貨架(因為不能鎖),也不用拖車,完全利用車架三角、大座墊包,或在前叉加掛物件去裝載野營等裝備,或稱Bike Packing。其天數可能不會太長,但是可以進入更荒野的區域。我這次的配備可以說是後者再加拖車,來試一試這種混搭的Touring方式。

這樣是一幅拉著拖車重裝要進入蠻荒的感覺,但是,歐洲耶!不是說歐洲就沒有荒野或山地,但這顯然不是中亞難民拼命想來的原因。Larry領軍衝上德國中部山地保育森林的高點時,在呼氣凝結的林道中,我的感覺是:要騎這種路,台灣多的是呀...。我後來調整路線,轉往Frankfurt、Stuttgart、Ulm古城等比較人口稠密的地方,沒有好或不好,是個人對於路線選擇的偏好。還有,如果騎車不是一種特殊狀態,如九死一生的探險、人生躓礙的出口、或是尋找生命的意義等境界。而是生活,朝九晚五、柴米油鹽,就是我目前帶車出國的偏好,來體驗單車友善環境。有或沒有自行車道,Noway Anyway,甲到乙地,騎車上路的可能與實踐!

行程概要
遠道一趟歐洲,沒有理由不去拜訪於公於私都是好朋友的Miles。他住英國南部的Havant,離倫敦約70公里,有他到機場接我們,讓我們在飛航與騎行之間有很充裕又愉快的緩衝。行程第一週,就在Miles的鄉間別墅、倫敦都會與英國南部單車郊遊的行程中度過。
第二週與尚品綠能楊先生、Larry在阿姆斯特丹會合,我們四人一路往萊茵河、德國中部推進。第三週起,我們兵分二路,楊先生與Larry繼續穿越德國中部山野,我們(與東東)則往南在緬因河、多瑙河之間穿梭,最後回到萊茵河上游的波登湖會合,德國車展的所在地。

Sanctuary Cottage
當Miles在台北車展出現,對於我們公司系列產品高度熱衷,最後成為我們英國經銷,進入他的生活圈,英國才跳脫我在倫敦與聽Punk與New Wave音樂時期的印象。特別是鄉野的英國!

進入英國海關有一個沒料想過的狀況,花了些時間跟他解釋,最後在東東自己陳述是自願,才讓我們入關。官員說:「你有沒有家長許可證明?你不能隨隨便便就帶一個未成年小孩出國...」。Miles接我們到他在靠近Winchester附近鄉野的傳統英國小屋,他買了之後自己整理,原本租給朋友,最近收回、本想賣掉,最後保留作為度假別墅以及民宿用途。我們幸運得以入住,當晚稍涼的夏夜,Miles點起爐火,出國首夜,太不真實了!Miles取名這間傳統英國鄉屋、接待單車客為主的別墅叫Sanctuary Cottage ,有人想去英國南部騎車、並且想體驗傳統南英家居的,請跟我聯繫!

Beauworth to Bedhampton
這兩個小地名分別屬於Winchester與Havant的行政區,一個是Miles小屋的所在地,一個是目前他居住與工作的地方,也都屬於「罕布夏郡Hampshire」。我與東東早餐之後,開始進行這個試裝備的小行程,短短30公里的英國南部鄉野之旅。儘管離倫敦不遠,這邊還是有另一個世界的感覺,第一次Miles帶我開車經過這些鄉道,我的感想是:怎麼這麼鄉下、路這麼小...,但這不是特例。

我們從稜線鄉道往東騎,經過無盡的牧場、小聚落、鐵器時代遺址、 琉璃苣園(謝謝雅群提示)、水生菜園...,中午在Clanfield一間英式Pub餐館午餐。除了進入Havant市區有自行車道,鄉間小路騎車是很OK的,沒有空間時汽車駕駛會安安靜靜跟在我們後面,有時我們刻意靠邊,他們大都不會硬超越。
離開倫敦,除了高速公路,英國其實很少4線以上的幹道,台灣省道級的在英國大多兩線而已,最多的是比台灣鄉道還小的單線道。意外嗎?

London & Kent County
在倫敦市區騎車不是第一次,即使很多人認為倫敦騎車不易,但我卻非常放鬆,因為你知道狀況。第一,靠左走,從中南半島、香港到日本,靠左走不是新鮮事。第二,自行車道有沒有、路窄車多不是問題,看用路人習不習慣有單車在路上。我覺得倫敦跟東京差不多,單車友善是逐漸加分中,上路不會是問題。我根本沒有考慮要不要選自行車道走的問題,上路就對了。

住在倫敦兩個晚上,主要是要有一整天去遊騎郊區的「肯特郡Kent」。"Lost Lanes"是Miles送我的一本書,大概是像我出版的「路徑Routes」那樣的書,介紹英國南部的36條作者自選路徑。簡化了路徑資訊(以網路版輔助)、放大吸引人的相片、深入的背景故事、濃濃地英國風,讓人想要一窺究竟。我選了書中靠近倫敦的兩條來玩…

倫敦沿著「攝政運河Regent's Canal」往東南出城真是絕佳的郊遊路線,可以不必理會城中的喧囂擁擠,一路的藍帶與綠帶。在格林威治Greenwich對岸走人行隧道過泰晤士河,接下來就是出倫敦往肯特郡的公路組合,有一些上上下下、有一些不好辨識的公路系統,我靠著Ulmon離線地圖也順利地來到Swanley這個書中第一章Valley of Vision的起點車站。

會選這條路線是因為充滿古橋、老房、田野、祕徑、英國傳統茶館等所有吸引人的要件,也的確能心領神會作者的巧心安排。只是不知是否非假日?還是特定連店家都休息的假日?我們預定要拜訪的茶館都沒營業,連回程搭乘火車的車站都因維修而關閉,只好轉往另一個更小、沒售票員的車站回倫敦。幸好有開口詢問當地人,好心告知我們站錯月台且特意提供進城的資訊。

還有,這天也是倫敦地鐵罷工的第一天,火車站特別公告靠近上下班巔峰時間會「極端擁擠」。我們回倫敦時剛好是下班時間,本有提早下火車的應變,但是還好...。也許倫敦人也厭倦地鐵老是以罷工上下威脅,早就有應變措施,如改騎車或慢跑回家,罷工的影響不如以往了!另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搭的這般火車並沒有單車專用位子,我們是直接停在進出口,即使滿座了,也沒有人在意我們稍為擋到出入口,十分習慣這種單車+火車的通勤方式。

Portsmouth to Paris
原來暑假期間,往來英國與歐陸的渡輪都很滿,沒早預訂,一週之後的都客滿了。放棄原本從Hardwich到鹿特丹的渡輪計畫,改從「樸茲茅斯港Portsmouth」登陸諾曼地半島,再搭火車經巴黎到阿姆斯特丹。旅費增加了五千元以上,但多了遊逛巴黎,有沒有賺到?

Miles晚上領騎到樸茲茅斯港,這個英國海軍重鎮,二戰諾曼地登陸的發起地。閘口簡易出關,汽車需要排隊,我們在車龍中一路超車,迅速騎到船艙單車停放處。自己想辦法固定在欄杆上,然後電梯上到客艙,超過癮!雖是坐臥艙,但空間算大,意思是:可以把睡墊拿出來鋪在地上躺平。我一夜好眠,也不知船上有何娛樂設施,完全不感覺是在船上就到了法國「康城Caen」。

從港口進城大約還有十多公里,沒有多做功課不知是否有替代單車路線,沿著像是高速公路的進城,也沒什麼問題。沒有餘暇逛逛康城這個觀光城鎮,搭一段火車進巴黎,單車免費且有懸掛的專位,蠻經濟又舒適的火車銜接。只是,早點到月台,才不會像我們一樣手忙腳亂,特別我們還有一台拖車,上下月台不大方便。
(待續....)

.2015騎歐雜記 EuroTrip|Part 2Part 3ak臉書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