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0

「我等就來唱山歌15週年紀念演唱」聽後感


沒在現場,我是在線上找到當晚整場實錄,兩個多小時我聽了三次以上,從錄音的效果聽來,真是十分到位、講究,現場一定更震撼。

《縣道184》、《風神125》、《菊花夜行軍》等已經是神曲級的,在生祥更豐滿黏稠的六弦電月琴現身,嗩吶回歸,整齊的陣容、充分的準備,覺得已是頂了。生祥從深遠的地方喊出來「縣道184」,就如同十多年前的美濃停車場....,在縣道184已改制28號省道的現在,現場錄音收到有人一字不差跟著唱風神125點名生祥的兒時玩伴。如果這不是經典,什麼才是經典!

讓我更印象深刻的是:《夜行巴士》從容滿溢出來的剽悍,根本是U2或Guns N' Roses那樣萬人現場等級。吳世墉的打擊值得一提,雖然是康加鼓系統,比起搖滾或爵士套鼓,竟毫不差池;《大地書房》、《秀仔歸來》則精緻婉約,一首爵士風、一首藍調雨,Ken的電吉他、Toru的貝斯溫潤不過火的演出,室內樂殿堂也不過此,而且是在我們見證下演繹過來,羨慕在那裡的人。

曲子之間,生祥花了一些時間回顧「我等就來唱山歌」這張專輯與美濃反水庫運動的故事,也呼應了太陽花運動。年輕朋友可能經歷了太陽花,但卻不知道美濃反水庫,這個台灣社區營造與鄉土意識覺醒的里程碑。

故鄉在隔壁旗山,小時候還有閩客情結,聽到的都是雙方打架的故事。那時我是要下田幫忙的,我家從旗山搬到高雄的過程就是台灣農業衰敗的真實寫照。如今,我對於可以再拿起鋤頭下田,竟是欣喜而萬分期待。那些起頭的,生祥的音樂有很大影響,「種樹」的《後生 打幫》深掘台灣農業困境,以「農業搖滾」的姿態。因為生祥與交工樂隊和現今超級組合,還有永豐的文采,隔壁那個河水不犯的客家庄,也都變成了我的鄉愁。

P.S. 錯過了這場,除了期盼會發行現場專輯,還有7月12美濃黃蝶祭的「我等就來唱山歌」鄉親版演唱會。

20140609

騎腳踏車搖擺ABC蛤?

這張圖適合什麼圖說?

A: 月光山隧道
B: 騎車到杉林下田勞改
C: 老陳騎雙避登山車一路從高雄跟我們單速車尬到美濃,薑是老的辣!
D: 好危險啊!

A是拍攝地點,B是那天的目的,C是成員組合的對比,A+B+C也通。D是我從沒想過的,一位臉友的註解。

隨後的討論就帶到交通規則與道路安全。我在想照片會不會誤導了什麼?例如銳騰沒有靠邊騎(超車中),拍照的我更是幾乎騎到雙黃中線了。問題在哪?

我們分享道路空間,可能在汽車駕駛/機車/單車騎士/行人間切換,即使我騎到路中間了,那只是短暫的時間,或沒有其他車輛的時候。任何一種用路人都通用,有時整條都是你的,有時靠邊讓車過。如果還要切分各種車道,除非馬路很大,不僅不合理,實際也行不通。

行不通的多是在擁擠的城市中,紅綠燈、單行道、專用道、調撥車道、大眾交通工具...,克諄交通規則,不這樣,大家通通不用玩。如果按照汽車交通觀,那所有房屋、公園都要變成馬路和停車場才可以滿足。一定是要有個限度的,一些城市已經示範了一個宜居現代的可能,腳踏車的位置更是被彰顯出來,甚至要獎勵大家騎車上路還有台灣版)…

當大多人都走路、騎腳踏車、搭大眾交通工具,道路既不用麼大/密集,交通規則也可以跟著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