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9

高雄市自行車道踏查報告後記


去年年底做的「高雄市自行車道踏查報告」(PDF檔案在此),四個月過去了,到底有沒有改善什麼?不太清楚。不過從「輕軌中流砥柱」的拔柱留座的處理進度,實在讓人憂心…(P.S.本篇上線同時,該底座已經挖除填平)

自從報告投到市長信箱之後,除了工務局局長等親自拜訪,數封回覆處理進度的信,還有兩封分別代表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及交通局局長的回信(列在本篇末)...。府方應該是蠻重視的,但還是要繼續反映問題,特別舉出交通局長的回覆來追。略過工務局不是說比較滿意,工務局就是專注在工程上,這原本就不是關鍵。可是高雄的狀況是:工務局帶頭衝,交通局退居二線,硬體先決,軟體再說…

這可能也清楚標示出來高雄市對於自行車政策的態度:自行車是休閒、運動,是觀光產業,但就不是交通的一部分。所以拿自行車道里程來當政績(這里程也灌水得兇)、偏向休閒、行人優先自行車道系統只蓋不管理(這部分早就反映過)...,這些蠻好笑的事情也不足為怪,也沒有多少人在意,用的人真的很少。

交通局只以法條、規則來回覆,並把責任再推給工務局(硬體)及警察局(管理),就令人失望!特別是交通局並不是完全沒有在推廣單車通勤,例如回覆中提到的主辦「102年雙城交通論壇」(這場我有參與)、「103年荷蘭自行車大使-自行車生活經驗推廣交流會」,還有將於2017年的「生態交通EcoMobility」大會,哪一場不是聚焦在單車通勤與生活型態這一塊?交通局應該硬起來、拿回主導權,由單車友善做起,落實宜居城市目標。對於單車通勤友善了,自然也是對於休閒/觀光/運動友善。

工務局回覆:
『親愛的市民您好:
有關您寄給市長的電子郵件收悉,市長非常重視,經交本局處理,本局及養工處將派員另拜訪台端以作為意見交流。

有關自行車道部分路段不通(5%)或維護不周(32%),本局另通知養工處加強巡檢與維護管理,封閉不通路段(甲仙環鎮自行車道、旗津踩風自行車道、漢民路雙向自行車道、曹公圳自行車道、阿公店頂山支線、明誠四路、橋新一路自行車道等)將於巡檢確認後於官網自行車道路線圖加註區別;有關建議陸橋顯出自行車道可以區隔,因部分陸橋自行車道建議牽車通行;另有關自行車道設置於慢車道或人行道、不到三公尺的人行道劃設為自行車道不恰當、步道磚作為自行車道、通勤或休閒、使用率、車速分流,以及多頭馬車缺乏統整等涉及交通政策方向,以及危險路段(成功二路與擴建路口、擴建路與建基路路口、前陣之星自行車陸橋下接中山三路/翠亨街口、中正一路與高速公路南下交流道匯入口、中正一路206巷口、沿海三路/四路)加設警示標誌或標誌,另加會本府交通局通盤檢討。

倘您對本案處理結果仍有疑問,歡迎您與本府工務局工程企劃處承辦人李梁伯修,(電話:3368333-2249)聯繫,我們同仁將會詳細為您說明,再次感謝您對市政的關心並熱心提供建言。
敬祝您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趙建喬敬上』

交通局回覆:
『親愛的市民朋友您好:
有關您104年12月21日寄給市長的電子郵件收悉,市長非常重視,經交本局處理,茲將查處結果敬復如下:
關於您熱心踏查本市自行車道並提出許多改善建議事宜,本局回復分述如下:

(一)本市自行車道與市區道路路口銜接處增設警示設施部分:
依據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46條規定,「警39」用以促使駕駛人行經自行車眾多路段應注意慢行,非屬必要設施,另基於本市標誌減量政策,檢討後將優先於建基路/擴建路口、中山路/翠村路口等2處設置,本局將持續觀察檢視道路車流狀況,研議調整適當之道路交通管制設施。

(二)自行車行駛於人行道上與行人爭道問題:
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6條規定,自行車屬慢車,又依同規則第124-1條規定,在不妨礙通行或行車安全無虞之原則,於人行道可設置必要之標誌或標線供慢車行駛,倘路寬足夠,應以設置獨立自行車道為優先,惟基於市區空間有限情形下,部分路段設置自行車與行人共用道尚符上開規定。
至於駕駛人未依規定行車者,宜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由警察機關加強道路交通管理,維護通行安全。

(三)本市工務局權責為建置及規劃自行車道路網,而本局則負責推廣自行車使用,實有規劃與執行介面銜接改善之必要。舉例來說,經查本府工務局104年已委託專業團隊辦理「大高雄自行車道路網優質路線評估調查及規劃」案,針對既有自行車道提出改善優化計畫,並規劃未來延伸路網,一併檢討旅遊資源整合、大眾運輸系統轉乘連結,該案規劃內容後續將由工務局執行,本局將配合於該案細部設計審查階段,提供建議自行車道線型漸變、與既有道路銜接、橫交道路介面安全性、交叉路口相關標誌標線號誌完善性及與其他公共運具之轉乘設施等,期望藉此改善現況自行車道路網建置缺乏整合問題。

(四)關於本市自行車使用推廣部分,本局曾多次邀請自行車專家學者至本市考察並舉辦工作坊給予本市自行車道軟硬體規劃建議,如102年高雄台南雙城交通論壇-自行車工作坊交流考察、103年荷蘭自行車大使-自行車生活經驗推廣交流會,吸取各城市規劃經驗,作為本市施政參考,未來亦持續廣納各方意見,推動本市自行車城市文化。

倘您對本案處理結果還有任何疑問,可與本局運輸規劃科承辦人徐敏倫電話07-2299825#207聯繫,我們同仁將會詳細為您說明,再次感謝您對市政的關心並熱心提供建言。

敬祝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局長 陳勁甫 敬上』

20160405

Riddaslow Darlin 大林慢騎


嘉義大林成為台灣第二個慢城」這個新聞讓我想起我們家曾經在大林住過兩、三年,那是在我讀小學之前。問了媽一些她也已經模糊的大概方位,還有我剩下一點點的記憶,在Google地圖上勾勒出最可能的位置,就來慢城慢騎吧!行前喊一聲,有阿煒跟Justin兩個回音,約了火車班次就出發了,簡單V.S.緩慢。


還不太瞭解Cittaslow International這個「國際慢城組織」的運作,初步印象怎麼從網頁看起來就不大Slow,查看了一些內容,也似乎只是列名,沒有什麼介紹。台灣入列的還有花蓮鳳林、苗栗南庄與三義三個慢城,要主動提出申請就是了。出大林火車站把單車組起來,踩幾下就到了最近又紅起來的萬國戲院,還有平和街巷子裡的十大…哦不,「大十咖啡」,我順手查的幾個點之二,這個小鎮尺度真的很迷你;對老屋拍個照會有人幫你解說、咖啡店門關着馬上有人注解是10點半開,人情V.S.緩慢,這…慢的成分就高了。


互相提醒:是慢騎哦!穿過整條中山路都是早市的熱絡,中山路碰到西榮路左轉,會是這裡嗎?我印象中的場域是條丁字路,我們家住在「J」的右邊,對面有間教堂,媽媽說前面碰到「一」的路口,左邊往糖廠、右邊往火車站,我們住的這條街往北港...。有沒有Bingo?!從那幾間二樓街屋的樣式、屋齡、樓梯的位置,還真的蠻吻合的。回家給媽看照片,她也說很像,還說我們住的是二樓街屋的第三間,前面兩間是做什麼的…。不能完全確定,模糊V.S.緩慢,蠻搭的!


然後再往那篇報導的主圖:明華濕地公園。看起來是概念蠻新的,讓污水(養殖嗎?還是家庭?工業?)流進來,經過水生植物、魚蝦、氣曝水道等的淨化,然後排出去;公園燈具也都是風能+太陽能(還可運作吧?);來得時候剛好苦苓樹開的漂亮...。但是有一點不緩慢:這個公園被台1省道給隔開,明明對面靠鎮區這邊的昭慶禪寺也是古意的地方,路口卻隔很遠,無法走路穿越,好像要去那邊只能開車到。


順勢往旁邊的埤頭村,一個撐不起便利商店的小聚落,所以有落日餘暉的柑仔店。阿嬤說已經開了快60年,但是也來日無多了,在水扁七年紀元...。田間小路穿過高速公路涵洞,要去排路找仙人腳印,一個也是拜Google大神找到的傳奇。因為隨意查隨意記,其實記不住,找到了隔壁縣不遠但是要越過一條禁橋的三山國王廟,迂迴三個村落,終於回到一開始進來的排路村的五府千歲(怎會祀奉三山國王?),仙人腳印就在案桌前...。傳說V.S.緩慢,也剛好…


又穿過另一個涵洞到慢城北邊有許多埤塘的大林糖廠,吃這個算是寄生蟲產業的糖廠冰(這樣說好嗎?),渠道旁的木棉因為遲到而更慇懃的開花中。回到街市中山路,說越南話的老闆娘和說越南話的客人,完全必須要迴轉下馬。飯後當然就是往初訪不遇的大十咖啡,鐵門之內竟然先是一個超大的室內停車間,我們的鐵馬就大方停進來,然後才是風格極簡的咖啡店,兩張雙人桌,一排吧臺高腳椅,就這樣。當然,專業的的泡咖設備應有盡有,我們各點一杯,但連同試飲及送飲,最後三人前面有11個杯子。對於喜歡偏酸口感的我,一定會再來的。職人V.S.緩慢,也是必要。


剩下的餘興節目,慢騎到嘉義搭車回。GoogleMap隨機找更小的路,蜿蜒往南,路線可以參照Justin紀錄。中途還去中正大學旁已經改裝的舜泰雜貨店,變成在地特產、特別是已有名氣的文取鳳梨展銷店。老闆娘還記得只去過一次的我,真是厲害!招待鳳梨吃到飽,一定就是直接跟農夫買囉!

嘉義晚餐隨意,結束約50K的慢騎。慢 ~慢,再慢,Riddaslow,這次大林,下次哪裡?

ak相簿